机械-我国中药包装规范问题分析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国内医疗结构向国际同行的转轨,越来越多的药品超市如雨后春笋在大中城市迅速崛起,代替了医院的功能。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在2003年就有500多家药品超市问世,许多患者可就近买药,省去了跑医院的麻烦,这些超市确切功不可没。但是,在便利民生和价格竞争的背后,医药超市也存在药品供货渠道控制不严集体土地却按国有土地拆迁怎么办,过期药经过包装重新上柜,乃至不合格,无许可证资质企业产品滥竽充数的问题。具体来说,目前超市中药产品包装问题甚于西药。包装不规范,条码印制不符合标准,包装材料的使用不符合食品药品包装卫生法规,主要有以下1些表现:1、口服液、糖浆、滋补液包装。有些产品没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铝制易撕裂防盗盖包装,早先明令制止的安瓿玻璃瓶又死灰复燃,患者在服用经常常会将玻璃粉末带人口中,给生命健康带来隐患。很多止咳糖浆、滋补口服液等采取玻璃瓶包装的产品仍使用回收瓶包装,这是药品包装法严格制止的。另外,即使采取新瓶包装的产品也没法证明材料来源符合标准。由于制瓶企业没法证明其制瓶原料是回收原料还是全新原料。对医用玻璃瓶早有规定,不得使用回收料制作。1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塑料瓶上,据了解,很多企业为降落本钱,用回收料粉碎以后再作新瓶。2、条码和产品说明印制不合格。由于超市药品流通主要依托 POS机,条码印制不合格造成机器没法识读,而商店为便利出货常常自制自编条码再贴到包装上现在可以强拆违章建筑吗,这类做法可能给假药以可乘之机。条码的问题有的是假码,有的是1码多用,还有的是印制位置、印制材料问题,反光区留置不够。而在产品说明方面存在问题就更多。药品说明书应包括以下方面:药品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种别、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蕴藏条件、包装规格、批准文号、有效期、生产单位、电话地址等几10项内容。而目前有的药品说明书并没有以上全部内容。3、包装规格5花8门,材料使用不尽公道。目前我国有些知名中药企业的产品不但满足内需,而且还大量出口,犹如仁堂;达仁堂,9芝堂、同济堂等正宗药店已在国人乃至外籍华人心目中占1席之地。但中药制剂的丸散膏丹等品种繁多,包装规格5花8门,这里面有怕磕怕碰的,有怕串味的,有怕挤压的。但从专业角度讲,目前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仍欠考究,1样的药品,日本及韩国、新加坡的包装就讲求很多,有些包装乃至比西药还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中药企业不但要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还要在包装方面加大投入,材料使用科学公道,方燕服用等方面加大投人,为扩大出口和振兴国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