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人最火淄博矿业集团冬季狩猎的秘密法则
淄博矿业集团“冬季狩猎”的秘密法则
【铝道】就在许多煤炭企业 熬冬 之时,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反其道而行之,开始了 冬季狩猎 。不久前,该集团先后控股了济南泰星公司,收购了淄博瀚森水泥公司,收获颇多。
煤炭行业 黄金十年 的终结,给许多煤炭企业当头一棒,而淄博矿业集团在行业冲击下却越挫越勇。在山东省国资委公布的业绩考核中,淄博矿业集团经济增加值(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达2.4亿元,位列山东能源集团首位。
我们正是通过内涵式增长,对冲了行业危机,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淄博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寿利说,2013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首次突破了300亿元大关。
以 创新之手 挖掘 潜在之利
淄博矿业集团提出了 煤价降到哪里,成本就控制到哪里 的口号,把目光转向内部,靠内生动力抵御外部压力,以 创新之手 挖掘 潜在之利 。
该集团在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包含四级结算关系、五大市场主体、十大要素市场、十万余种产品价格在内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将市场关系延伸到岗位和个人,拓展到生产经营的较末端。
该集团还编制了《矿井内部市知名度也会进1步的扩大场化运营管理手册》,规范理顺了生产矿井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经营压力有效传导,体现了 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 。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该集团降低维修费3600万元,降低材料费4700万元。
该集团还突出 人均 导向,认为均量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他们提出了 人员零增长 的目标,实施了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机制换人等举措,千方百计控制用工规模。
2013年,该集团在确保职工收入不降低的同时,实现了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 双下降 ,用工总数同比减少2354人。在山东能源集团统计排名的人均收入、人均效益等5项指标中,淄博矿业集团均位居前列。
告别 用人多、包袱重 的老路
与已投入生产的成本相比,企业积淀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巨大。为此,淄博矿业集团着力加强资产清理整顿工作,盘活潜在价值。
他们集中开展了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应收账款等工作,盘活了潜藏在各个环节的价值和资源。该集团通过实施物资超市化管理,代销代存物资32400余种,减少自有资金占用10378万元;实行设备集中管理和自主维护,加大材料清理归集和再造复用力度,维修费和材料费支出同比降低1.4亿元。
该集团还着力创新人、财、物管理运营模式,努力实现 轻装上阵 。他们把资产轻量运营作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的重要举措,专注主业管理,积极推动非核心业务外包,并通过效益分成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进来。
其旗下的杨家村煤矿通过洗煤厂建管外包,减少投资1.6亿元;水泥建材产业以品牌、管理和技术为依托,采用托管和贴产品具有超级绝热性能且轻质高强牌方式扩大生产规国内许多企业都已研发出自主技术并实现范围化生产模,年增水泥产能200万吨,减少设备和厂房投资3亿元。通过实施 轻资产 运营,该集团净资产收益率达6.1%。
按照 用人不养人 的原则,该集团积极推进 轻用工 管理。他们利用社会资源,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较大限度地变劳动关系为劳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用工成本高、养人包袱重的问题。在设备维修、井筒装备、工作面安撤等生产辅助业务方面,该集团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费用支出。
该集团确定了 轻用工 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即到 十二五 末煤炭产能达到4000万吨时,仍使在册职工总数维持在目前2万人左右的水平,做到增量不增人。
树立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理念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 该集团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强过程控制,正确处理高标建设与合理投资的关系。他们先后对3个在建项目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了再优化,共审减投资14.3亿元。通过加强投资和用工管理,该集团新矿井从一开始就具备了 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 的优良基因。
在新矿井建设上,该集团坚定不移地提出了 人均万吨 的效率标准,全面推行采掘机械化、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市场化、辅助专业化、后勤社会化 六化 模式,打造轻型大矿、智慧矿山和高效企业。在即将投产的巴彦高勒矿井,他们探索应用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无人值守开采装备,千万吨矿井定员仅为833人。
我们紧紧把握内涵提升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稳健经营、用人少、效率高、经营市场化和改革创新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建立起了以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新模式。 张寿利说,2014年集团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转折,一是省外煤炭产能首次超过省内,二是非煤实体产业收入首次超过煤炭产业。
纸张拉伸试验机纸张拉伸试验机
拉伸扭转试验机
拉伸扭转试验机